欢迎访问太和县中医院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趁热打“贴”——太和县中医院儿一科可以预约冬病夏治三伏贴啦!

发布日期:2025-06-19  来源:  浏览次数:349

一、都说“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什么?小朋友版:当然是冬天的病夏天治啦~~

大朋友版:“冬病夏治”其疗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冬病夏治始于清朝《张氏医通》“三伏天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冬病夏治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疾病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科研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也由开始的穴位贴敷而逐渐发展到外用、内服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外用法如穴位贴敷、督灸、拔罐、刮痧、推拿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夏季三伏天穴位贴敷最好,具有简便、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二、那今年的“三伏贴”具体什么时候贴呢?第一贴:6月21日(夏至)——7月9日;

第二贴:7月10日(伏前加贴)——7月19日;第三贴:7月20日(头伏)——7月29日;

第四贴:7月30日(中伏)——8月8日;

第五贴:8月9日(末伏)——8月18日。

三、那什么情况可以贴“三伏贴”呢?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咳嗽、喘促,或者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或者鼻炎等疾病。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脾胃虚弱常出现恶心、厌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一些症状。3、亚健康调理:体虚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容易过敏、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人群。

四、贴“三伏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六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2、儿童一般首次贴敷时间不超过2小时,若无不适可逐渐延长至2~4小时(儿童皮肤嫩,时间宜短)。3、贴敷期间,需忌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4、贴敷期间,尽量避免活动过度,防止大量出汗。5、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沐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6、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热、痰黄等急、热症患儿也不宜用此疗法。7、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

五、划重点:到哪里贴“三伏贴”?1、就诊地址:太和县中医院北门华佗广场东侧儿科门诊;


太和县中医院内科12楼儿一科。


2、就诊时间:


每天上午7:30—11:30,下午14:30—17:00。


3、联系电话:


张宇主任:13866203310




朱盼护士长:13956765560


医办室:0558-8583318


护士站:0558-8583317


一、都说“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什么?小朋友版:当然是冬天的病夏天治啦~~

大朋友版:“冬病夏治”其疗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冬病夏治始于清朝《张氏医通》“三伏天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冬病之发生,主要因为素体虚寒,而又外受寒邪,其病因为“阳虚感寒”,故“寒”为病之本。冬病夏治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疾病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随着中医药科研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也由开始的穴位贴敷而逐渐发展到外用、内服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外用法如穴位贴敷、督灸、拔罐、刮痧、推拿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夏季三伏天穴位贴敷最好,具有简便、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二、那今年的“三伏贴”具体什么时候贴呢?第一贴:6月21日(夏至)——7月9日;

第二贴:7月10日(伏前加贴)——7月19日;第三贴:7月20日(头伏)——7月29日;

第四贴:7月30日(中伏)——8月8日;

第五贴:8月9日(末伏)——8月18日。

三、那什么情况可以贴“三伏贴”呢?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咳嗽、喘促,或者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或者鼻炎等疾病。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脾胃虚弱常出现恶心、厌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一些症状。3、亚健康调理:体虚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容易过敏、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人群。

四、贴“三伏贴”需要注意些什么呢?1、六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2、儿童一般首次贴敷时间不超过2小时,若无不适可逐渐延长至2~4小时(儿童皮肤嫩,时间宜短)。3、贴敷期间,需忌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4、贴敷期间,尽量避免活动过度,防止大量出汗。5、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沐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6、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热、痰黄等急、热症患儿也不宜用此疗法。7、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

五、划重点:到哪里贴“三伏贴”?1、就诊地址:太和县中医院北门华佗广场东侧儿科门诊;


太和县中医院内科12楼儿一科。


2、就诊时间:


每天上午7:30—11:30,下午14:30—17:00。


3、联系电话:


张宇主任:13866203310




朱盼护士长:13956765560


医办室:0558-8583318


护士站:0558-858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