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欢迎访问太和县中医院官方网站!
  • 全国示范中医院
  • 全国文明单位
  •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急救电话 0558-8629999

团结奋进促发展 凝心聚力谋佳绩(太和县中医院2019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9-07-16 浏览次数:10134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过去的一年,历历在目,有丰收的喜悦、奋战的艰辛,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信心倍增,激情满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结合《太和县中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找准工作的不足为切入点,进一步围绕医改的各项目标任务从医院实际出发,谋生存、求发展,建人民满意的中医医院,制定出2019-2020年度的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全院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执行,以建立三大体系、两个重点、一个中心为核心,以专科认证为节点,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以人文建设为基础。严抓制度落实,加强成本核算,优化收入结构,规范服务行为,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强力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医院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任务及要点

第一部分  建立三大体系

1.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成立三大体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切实发挥以上率下的领导作用,带动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开展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严的举措、更实的行动,推动医院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权责清断、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完成任务。全面梳理排查三大体系、两个重点、一个中心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列出问题清单,限期整改落实。形成定期督查、总结分析、通报公示的工作机制,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度缓慢的,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

(一)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1.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决定质量管理目标、方针和计划;修订医务人员质控方案,使质控工作常规化;切实做好医疗安全的防范工作,对不安全隐患和有纠纷苗头的事件及时介入,妥善处理。规范医疗核心制度考核,规范科室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归档病历合格率(>90%),抽查归档病历和运行病历,实施月通报制度和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2.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基建布局等任何可能涉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要建立感染管理部门提前介入机制;要建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特别是侵入性操作的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对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力度;要充分充分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坚决杜绝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传播。

3.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重点检查抗菌药物的应用的分级管理执行情况,严抓一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管理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加强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控制,严格落实质控结果评估和反馈,严格执行质控结果奖惩措施。加强处方点评结果的运用,将处方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处方权授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价药师审核处方质量的重要依据。强化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持续推动药事服务由单纯的药品供应保障向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转型,积极探索开展药师下临床(病房)试点。

4.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安徽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配置标准》的规定,加强输血科(血库)软硬件建设,按照标准配置相应的专用设备,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完善并落实临床用血考核评价制度和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制定临床用血计划;要加大评价考核力度,建立并持续改进临床输血管理。

5.加强门诊质量管理。落实和完善门诊质量要求,严把环节质量关,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定期抽查门诊病历书写率、处方合格率、各项检查单阳性率等。严格推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认真、细致的做好病人的门诊规范诊治工作,确保诊断质量高、治疗质量高。

6.做好医教研工作。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管理,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飞跃。进一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以同质化、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以教学为核心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要求科教科拟定《教研室工作条例》,创新培训模式、落实培训待遇、提高培训质量、加强绩效考核,持续提升培训质量。坚持科技兴院的基本战略,制定《学术活动方案计划》、《学术活动管理条例》、《科研项目管理、考核和经费管理》。鼓励各层级卫技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科研课题项目,重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前瞻性、实效性,鼓励支持学术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带动我院医学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省、市名医建设、管理、经费使用办法。坚持重要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着力于青苗计划、骨干人才、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好2125工程:2个工作站(国医工作站、院士工作站),10个省级名老中医,200个研究生,50个学科带头人。利用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及相关政策招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条件使一批业务骨干不断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院内培训,院外深造等多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使之尽快成为医院及县域学科领域权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考核、考评、比赛,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

(二)健全提升服务能力、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就医感受等服务体系。

1.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1)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充分发挥院前医疗急救的指挥调度作用,实现院前急救快速反应,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理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院内急诊与院内其他科室之间的协同服务流程,针对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急性病,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诊疗模式,缩短患者进入医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患者院前院内医疗信息共享,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2)推行日间医疗服务和多学科诊疗模式。探索将部分住院服务转变为日间医疗服务,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手术难问题。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精细化管理,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开展日间手术路径化管理,确定并公开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和技术目录,明确适应证范围、麻醉方式、主要风险和大致费用范围。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鼓励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

3)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能力。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护士执业管理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工作,科学管理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和执业规则等。继续加强中医护理工作,强化护理人员西学中培训,认真落实中医护理方案相关工作,围绕中医护理方案,规范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加强中医特色健康宣教,突显中医特色。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根据《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对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及学分要求,对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护理核心制度、中医护理常规等进行分层次培训并考核。

4)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及家庭签约机制。加强医共体建设,根据医共体成员单位的需求并结合辖区医疗实际情况,委派院内骨干长期到乡镇卫生院以多种形势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建立学科共建的考核指标体系,帮助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建立医共体内急救网络,完善急救设备和设施,按照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原则,大力实施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家庭签约服务内涵,强化签约服务激励机制,保障签约率约服务持续、健康推进,增强签约居民获得感,形成优势互补、有序就医的良好格局。

5)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优化服务流程,统一制作科室标识,使其规范、清楚、醒目。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打通影响患者看病就医的瓶颈环节。一是调配门急诊、窗口科室资源。对可能出现的门急诊就诊高峰提前预判,规范一站式服务流程,加强门诊、药房等多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合理调整药房人员安排,缩短高峰时段患者在取药窗口的排队时间。二是调配住院病床资源。设置专门住院病床调配机构,合理安排住院顺序和住院床位,探索全院床位整体调配、分别核算的模式,提高住院床位使用效率。

6)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机制,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及时办结省、市、县三级领导挂牌督办的信访案件。通过书面、电话、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住院患者满意度测评、出院患者满意度测评,探索开展第三方医疗服务暗访测评,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整改。同时,将调查结果与年度考核、医德医风考核等奖惩措施挂钩,使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成为对医院管理、监督检查、问责奖惩、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

7)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展并大力推行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加强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健康指导等服务,为独生子女特殊家庭的老年人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探索通过陪诊、陪护等提供体现专科特色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8)建设互联网+智慧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发挥信息管理手段在改善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提供信息查询与推送服务。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通讯网络等途径,为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就诊项目、医疗服务费用等方面的信息查询服务,为住院患者推送诊疗信息、用药信息、疾病相关健康保健知识等。二是提供信息化结算支付方式。使用就诊卡预存、银联、手机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支付方式,实现床旁结算、诊间结算,使患者结算更为便捷。三是实行全院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建立移动医护诊疗平台,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

拓展医共体内信息端口对接和覆盖面,使医共体内共享信息化带来的技术、服务、管理资源,提高医共体内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科研水平。

9)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和无烟医院建设。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和无烟医院创建活动,营造健康有益的医疗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与医院整体发展相结合,与医院管理相结合,与环境美化相结合,与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医院特色和专业优势,力争打造中医院的健康教育品牌。

2.规范医疗行为。

1)提高医疗服务效能。督促检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抓效能,继续巩固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成效,重点围绕 劳动纪律严不严就医环境优不优”“作风服务实不实三大方面存在的问题,督办室要加大打击力度。针对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术中加价、医务人员院内推销高值医疗产品、院外购药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

2)加大行风教育、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目标,巩固提升整治损害群众利益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市委医疗卫生专项巡察整改成果,深入开展以案为鉴预防职务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和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培训及随机测试。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廉洁行医十严禁,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参观;畅通行风投诉、举报途径。

3.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1)加大违反医疗行为的问责力度。制定《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问责办法》,成立组织,健全机制。 健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院纪委、督办室、工会、等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督查和暗访,了解各科室工作进展,公开通报工作情况,对整改落实不到位、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科室要进行通报、问责。

2)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以病人为中心营造良好就诊环境,以医务人员为主体营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环境改善,营造医患和谐的正能量。一是加强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诊区划分合理,待诊患者与就诊患者隔离。就诊标识醒目、明确,便民措施、导医服务完善。二是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温馨。创造有利于医务人员工作的环境,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3)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义诊咨询、健康讲座、科普资料发放等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中医药保健常识。借助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为三名工程做好宣传,塑造医院文化品牌,提升医院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大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1.健全医院决策机制。明确院长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院长办公会议是医院行政、业务议事决策机构,对讨论研究事项作出决定。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在决策程序上,要经过党委会研究讨论。发挥医院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决策事项提供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

 2.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作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落实总会计师制度,统筹医院经济工作。落实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制度,促进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4.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提高福利待遇,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改革,用绩效引导医疗行为,围绕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加强科室内部考核管理,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

5.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加快诊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促进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向乡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的适宜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分级诊疗工作深入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第二部分  抓好两个重点工作

(一)医院新门诊综合楼建设工作。根据三甲复审专家组反馈的我院门诊楼布局不合理,无分诊、候诊大厅的问题,医院将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制定门诊综合楼建设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相关的筹备、协调工作,尽早推进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建设,增补相关科室,规范门诊布局,规划大型地下停车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提升医院发展的实力。

(二)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我院已获批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县旅游局配套经费业已到位,医院下一步将发展以休闲养生、医养结合、多元养老为代表的健康旅游产业,加引领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研发本土特色桔梗、保健品、日用品等食药衍生产业。打造美容中心、肿瘤中心等高端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体检、保健养生、调理康复等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强化项目建设,促进基地快速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认真研究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获取政策信息,项目争取取得实效,缓解财政负担。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精准招商,大力引进高端品牌康养机构承建或运营康体养生项目,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医药旅游产业规模,提高发展效率。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建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城,全力推进新院区项目建设,及时调整方案和攻克难点,确保快速推进。

    第三部分  做好一个中心工作

(一)以专科认证为中心,强化学科能力建设。

1.以专科认证为节点,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以人文建设为基础,筹备不孕不育中心、妇瘤中心、美容中心、骨科3D,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病有专治。

2.充分发挥我院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领先优势,重点推进学科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儿科、急诊科、产科、病理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精神科等学科的支持力度,提升相关科室业务水平。重点推进临床技术能力建设,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的医疗服务能力,并逐步推进全科医学科、麻醉科、精神科等薄弱专科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3.发展优势重点专科。制定《专科认证培养方案》,遴选条件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创建重点专科工作。发挥重点专科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出一批县域内知名度较高的优势重点专科,深入开展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全面梳理胸痛、卒中、危重新生儿、危重孕产妇、重度创伤救治流程,增添必要设备,补缺技术项目短板,提升内涵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和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太和县中医院经过60年的风雨兼程,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主题,清醒思路,大胆开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医院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为太和县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谱写新的篇章!